難得一遇的傳統魂青年─余秉彧

文/鄭十一 攝影/Doris

一般來說宗親會多半是長輩在參與事務,但去年聯姓會主普時,有一位年輕人幾乎也是全程參與,幫忙顧前顧後的,在宗長之間顯得特別突兀,他就是聯姓會中的余徐涂宗親會副總幹事─余秉彧,去年余徐涂宗親會的副爐主,對於這樣熱衷傳統的青年,我們有許多好奇,總覺得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。

問到參與宗親會的契機,余秉彧表示一直都很有興趣,但在等待機會,直到18歲可以作主的時候,便自己寫信到市長信箱詢問加入宗親會的辦法,因為不曉得宗親會有沒有會館,也不會在網路上宣傳,一般人沒有門路的話跟宗親會很難沾上邊,正巧那時張通榮市長是張廖簡的理事長,回信留下電話給了青年一個希望,就此進到了這個外人無法想像的世界。余秉彧加入宗親會至今已有十年,言談之中對於宮廟文化、傳統祭典以及宗親會了解甚深,也有許多個人的見解,我們實在很難把他看作只是個青年。

除了積極參與宗親會事務,余秉彧其實對於傳統音樂也十分感興趣,國小就曾參加國樂班,大學時期甚至號召同學創立北管社,雖然社團最後幾乎停擺,但還是種下了後續加入聚樂社的種子。畢業後在專利智權的事務所上班,109年看到聚樂社招生計畫時,他毫不猶豫就報名加入了培訓,因為覺得肺活量不好,選擇了小鼓,沒有想到挑到一個難度很高的缺,雖然如此他仍然勤加練習,每周六參與團訓,加上宗親會與其他社團的活動,成了他生活的全部。

聊起北管余秉彧有說不完的故事想分享,因為缺少畫面感,我們實在很難想像,剛好媽祖生要到了,余秉彧建議我們不如就到現場感受一下,這天是中元祭之外,西皮福祿兩派軒社少數會齊聚一堂的日子,於是我們跟著余秉彧、聚樂社,一同參與這場地方盛典。



關於北管

臺灣早期文獻並無「北管」之稱,「北管」原為「南管」的對稱,清乾隆、嘉慶年間,花部亂彈傳入臺灣後「北管」取代「南管」的主流地位,成為當時臺灣最流行的戲曲音樂。就音樂派系來說,北管音樂分為西皮與福路兩大類。北管戲曲傳入基隆約有120多年之歷史,受宜蘭西福之爭波及,基隆亦分西皮、福祿兩派,以市區旭川河為界,壁壘分明。

鷄籠中元祭的姓氏輪值主普,起源於咸豐年間的漳泉械鬥,除了以血緣代替地緣,更有「拼陣頭代替打破頭」的陣頭競賽方式,這指的就是北管西皮福祿兩派,過去的衝突走向融合的發展,在中元祭七月十三日下午進行「迎斗燈」市街遶境過程中,可以看見得意堂與聚樂社在進入昔日的旭川河分界線時,會以交換前導位置、握手致意的方式,展現相互尊重的和諧畫面

慶安宮,又稱為基隆媽祖宮、基隆媽祖廟,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媽祖廟,建於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主祀天上聖母,其主神又被稱作「基隆媽」,與奠濟宮基隆城隍廟合稱為「基隆三大廟」。慶安宮所供奉的媽祖神像依來源可分為湄洲媽、泉州媽、漳州媽,象徵昔日漳泉械鬥的和解,每年的媽祖生都會在基隆街區繞境,聚樂社一組固定一定會參加。

透過照片,我們難得可以稍稍比對聚樂社與得意堂的不同之處,除了成員都偏中高齡之外,可以看到得意堂有不少女性參與出陣。吹嗩吶並不容易學,很多人要花上大半個月才能吹奏出聲,平時更需要鍛鍊肺活量,可以想見在烈日行走,還要持續表演是相當辛苦的事。每次的出陣表演都很耗費心神,更別說演出前都很需要長時間練習,可以想見他花費多少心力,若不是充滿很熱情,很難想像一個青年願意這樣把自己浸泡在傳統裡。

DSC_0446.JPG




Previous
Previous

六號碼頭旁的老總鋪─六號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