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所當然不簡單!邁向第三次中元祭主普輪值之路

文/鄭十一、Ray Dai 攝影/基隆市李姓宗親會、鄭十一

在鷄籠中元祭167年的漫漫長河裡,以姓氏血緣匯集的輪值主普制度,一直是維繫每年運作的核心。追溯源頭它是在基隆開發史上,要卸除漳泉械鬥衝突的時代解方,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共識,普度賽會就成為每年輸人不輸陣的實力展現。

從1855年開始的11字姓輪值主普,到後來其他姓氏陸續組隊加入或獨立承接,直到1981年才固定下來的15字姓,在這之間可以看到姓氏宗族在地方勢力上的凝聚力量,所需動員人力與資源調度,也再再考驗每年宗親會的實力展現。

相較於其他宗親會大姓,資歷算是相對年輕的「李姓」宗親會,今年第三次輪值主普。1951年創立,今年剛滿70週年,在1947年與其他姓氏爭取加入主普輪值而後組成聯姓會。直到1981年三個姓氏(李、郭、黃)脫離聯姓會,獨立加入輪值,李姓在1991年,才迎來第一次輪值主普。

李姓宗親會提供02.jpg


首次必要風光體面,主普壇開燈夜不眠

1991年在近代台灣史上,會進入歷史課本裡的的重要事件,是有點陌生不太會被記起,但又耳熟能詳常聽的終止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。不過當視角回到基隆,那年李姓宗親會剛好迎來第一次輪值主普,現任李姓宗親會理事長李泳亮當年28歲,剛好就跟上父親忙進忙出、參與見習與見證屬於宗親會的大事。

那是台灣經濟正好的時候,當時理事長李元吉與其他宗長經濟狀況都相當有餘,籌集千萬,出錢又出力,那是李姓的第一次,自然要辦得風光體面。將原本主普壇的搭壇位置,普度時首度改為選擇設在熱鬧的東岸停車場(現在的東岸商場),並改由雷成壇的道長主持科儀,那也是由佛教比丘主持中元祭普度多年以來的首次改變。

當年的普度現場準備了上百隻豬公堆成肉山,更安排眾多水燈排車遊行,場面非常壯觀,其次更首開先例,讓原本農曆7月12到18日的開燈夜傳統,延到8月1日才關,之後接力的宗親會自然也是見好延續,大家都開到月底開好開滿,自此承襲下來才成為慣例。


再起逐步調整,欲回歸的傳統日期

2006年第二次主普,理事長由雷成壇道長李騰龍擔起重任,他同時也是今年2021年的主任委員。自小道長便會幫忙家裡的道壇法會,對科儀了解甚深,因此特別講究傳統意義,時任宣傳組長的文安里長李隆進,也特別研究文史,希望忠實的呈現傳統中元祭。這一年在宗長們的奔走下,非常不容易的徵得所有宗親會認同,準備將放水燈日期改回傳統農曆7月24到26日,大家一同到老大公廟擲筊獲得同意,但在眾人滿心歡喜之際,經過當時基隆市長許財利的勸退下,最終仍未成功改回日期,但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。


保平安不疫外,乘著時代契機而起

2021年迎來第三次主普,每次遇到輪值都很有故事性與開創性的宗親會傳統,今年剛好也面臨時代之疫,難免要調整因應變動下,今年以福符為主題,在特別的時刻,希望提供大家需要的安定力量。

以李氏始祖為設計發想的「太上老君騎獨角青牛」作為中元祭主燈,並由李騰龍道長親手繪製之符籙,製作「大型符牆」裝置於海洋廣場,在疫情時代為這座城市注入穩定與祝福的力量。讓大家一同祈福、保佑台灣,並製作符福口罩、符福書籤、財源滾滾鑰匙圈等,讓大家平安隨身、隨遇而安。而除了展現符籙文化及圖樣美感之外,今年宗親會亦贊助雨都漫步中元祭Podcast系列節目「中元不離普」「聽李的!」;以及中元涼伴工作室團隊製作中元祭專刊報導「中元涼報」,都將會是代表在地青年創意的內容亮點。讓民眾好好在家防疫、也能細細品味中元祭。


承襲傳統無法說清的魅力

今年深度(非首度)參與宗親會中元祭活動的在地青年李奇鴻,在過程中看到老一輩依然用最傳統的方法,用手工剪黏製作旗幟的樸實勞動,那畫面彷彿一一實踐幻化出中元祭的精神縮影,回歸到做好一件事情的單純,數十年猶如最初的執著與用心。

在疫情之下縮減規模舉辦的鷄籠中元祭,從另一個面向上也可以看到改變之外產生的契機。基隆眾宗親會的使命感來源,是誰都不樂見接棒的火炬,在自己的手中熄滅,期能好好承接並順利交棒,都是難以說清卻又無比清晰的使命所在。

或許中元祭的本質僅只如此,但卻也是重要無比在持續前進。




Previous
Previous

在疫之下,中元祭的堅持與改變

Next
Next

中元普度後辦桌吃飯,碩果僅存在基隆城市限定